2024年差傳年會主題
21世紀使命門徒:開啟多元又創新的門徒世代
週日宣教系列講道 11月17日,第一週
由於我們已邀請不同的講員,他們在宣教世界也有不少經驗。我建議他們在第三週主日的証道,可圍繞「非傳統宣教模式」,如帶職宣教、營商宣教和醫療宣教等。今天,我們活在極其複雜的世代,宣教使命不能只靠傳統宣教士,必須是傳統及非傳統宣教士一起互動,才能完成神的工作。當神呼召信徒離開家鄉時,他們可以帶著專業前往宣教工場作服侍,利用自己在職場的優勢去服務身邊的人,展示耶穌基督跟隨者的生活方式。
週日宣教系列講 11月24日,第二週
主題講員 ~ 董家驊牧師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
出生於台灣(1981),大學畢業後赴美讀神學,在 Fuller 神學院取得道學碩士(2008)和神學博士(2015)。自 2006 年起在洛杉磯台福教會服事華人留學生、年輕新移民和年輕家庭,並在北美不同的教會、高中校園與大專校園向留學生佈道,同時從事校園事奉者的培訓工作。 2016 年開始,除了參與在北美華人學生的牧養外,也開始服事華人教會的第二代(ABC),牧養教會的英文堂。 2018 年返回台灣,在石牌信徒牧會,並將於 2021 年八月接任世界華福中心的總幹事。著有《二十一世紀門徒現場》等著作,自我定位是一座橋樑,期許把教會實踐與神學反省,專業神學與門徒生命,教會的使命與基督徒的日常生活,信仰實踐與公共空間聯繫起來。
此外,門徒訓練在跨文化宣教中也是十分重要。非傳統宣教士如何透過自己的職業去建立使命門徒?宣教士如何在未得之民中獲得門徒訓練的經驗?宣教士又如何在宣教中成為使命門徒? ……講員可以選擇相關的經文去回應上述的建議。
神不是召喚特定人數成為宣教士,祂更召喚普世教會將完整的福音傳帶到整個世界。雖然不是每個肢體都會成為專職宣教士,但每個信徒都可以在他們所在的地方成為使命門徒——例如在學校、職場工和身處的社區裡。因此,董牧師的訊息是鼓勵兄姐們在職場上成為上主的見證,將神的愛帶給非華語背景的同事,他們可能是穆斯林、印度教徒、無神論者或其他信仰人仕。兄姐們就是向他們展現神的愛的管道,並不是專職宣教士!
無論你是專職宣教士或是「平信徒」,我們都需要一起去完成神對世人的計畫。今天信徒就該在你所屬的職場上成為神的見證人,未來,你更可能會帶著你的專業到一個未得之民的國家裡,繼續成為上主的見證人(使一8)。
2024年參與的宣教組織 : 世界華福中心(CCCOWE)、世界福音動員會(OM)、憐憫船隊(Mercy Ships)、Pioneers、Chosen People Ministries、國際宣教局(IMB)、華人海外宣教會(COCM)、超越教育(Teach Beyond)、倫敦市宣教(London City Mission)、海外基督使團(OMF)、建華基金會(JHF)、WEC國際、YWAM等。